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满一周年。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成绩单”亮相。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岩介绍说,《条例》实施一年来,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0%,分类意识普遍增强,分类习惯初步形成。
张岩表示,一年来,北京市1.3万余个小区、3000余个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认真贯彻《条例》规定,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积极行动。根据抽样调查和现场检查结果,知晓率98%、参与率90%、准确投放率在85%左右。全市已创建形成835个示范小区、村,约占小区、村总数的5%,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今年4月为例,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3878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11.6倍。餐饮单位厨余垃圾分出量1795吨/日,厨余垃圾总量达到5673吨/日。可回收物分出量4382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46.1%。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41%提高并稳定在20%左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
垃圾分类确实起到了垃圾减量的效果。2021年前4个月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2.06万吨,比2020年下降6.36%,比2019年下降25.6%,日减量7100余吨。减量效果相当于少建了两座日处理3000吨量级的阿苏卫焚烧厂,仅拆迁、土建等一次性投资就节省200多亿元。
目前,北京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38万吨/日。其中,焚烧能力1.77万吨/日,生化能力8230吨/日,基本满足分类处理需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实现整体平衡,垃圾焚烧厂从连续多年的超负荷运行向相对从容转变。
文章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