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

  • 发布时间:2007-10-18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高吉喜谈环境保护与建设

  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的报告中,在强调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作为一名环境生态工作者,我感到很振奋。”今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生态所所长高吉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倡导建设生态文明可谓高瞻远瞩,切中要害,符合我国实际。

  高吉喜认为,在长期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日益加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植被破坏越来越严重,湖泊、湿地面积萎缩,资源破坏加剧、江河断流频率增大,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不仅造成了区域环境质量降低,而且加速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危害强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制约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总体趋势仍然是: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整体环境质量仍在不断下降,且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重点轻面,重建设、轻保护,缺乏区域、流域整体思想,缺乏区域生态保护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缺乏生态系统思想,未能从根本上建立人地和谐的自然关系。”高吉喜说。

  高吉喜强调,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因此,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退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其类型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烈,都是前所未有的。对这种生态退化如果没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减缓或制止,不仅将制约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长远看,甚至将会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吉喜说,提出生态文明,正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正确处理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保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使人民群众富起来,又要使大地绿起来。这一战略,充分体现了建立正确观念,树立和谐人地关系的理念,对指导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高吉喜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环保问题是个公众问题,并不只是政府一方的问题,如果百姓、企业的环保意识不提高,政府投太多的钱也起不到作用。”高吉喜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树立生态文明观。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在享受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无论是百姓、企业还是政府,既有权利享受环境,也有责任、有义务保护环境。此外,还要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消费或绿色文明消费。

  近年来高吉喜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足迹踏遍了全国各个省区市,深圳也是他到过最多的地方之一。高吉喜认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抓生态城市建设力度非常大,环保意识特别强,深圳已经出台《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盐田区创建国家生态区工作也已通过环保总局考核验收,深圳是真正把创建生态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来抓,且编制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操作的发展规则,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严格环境准入和项目审批,划定生态控制线,深圳的做法为其他同类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2007年10月18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