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产生的部分生活垃圾,由惠阳环境园处理消化;博罗产生的部分生活垃圾,由惠州市生态环境园处理消化……去年9月以来,惠州市创新探索垃圾处理共享模式,通过生活垃圾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精打细算”地对垃圾处理资源合理统筹规划,缩减垃圾运输里程和转运费用,预计一年为财政节约开支700万元。与此同时,通过区域共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垃圾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为惠州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贡献环卫力量。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优化垃圾处理配置
上午8时30分许,生活垃圾运输车从惠城区水口街道一处垃圾中转站,经指定路线,行驶至38公里外的惠阳环境园。生活垃圾通过全封闭卸料平台进入垃圾储仓,经过发酵、焚烧、回收等环节,实现无害化处理。
而此前受限于行政区域划分,属地的垃圾只能由当地的垃圾处理厂处理。从该垃圾中转站运输至位于惠城区芦洲镇的惠州市生态环境园,行驶距离约48公里。“别看这小小的10公里差距,来回就是20公里,运输车一天需要往返3次,能节省60公里,一周至少省了300公里。”惠州市城投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宏威航告诉记者,除了水口街道,惠城区三栋镇、马安镇的生活垃圾也按照就近处理的原则运输至惠阳环境园焚烧处理。
做好绿色治理大文章,惠州一直在努力。
截至去年,惠州共建成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厂6座,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1.09万吨/日。面对既有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如何进一步科学提升处理效率,实现经济成本节约,并构建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成为亟须解答的重要课题。
去年9月,惠州市委、市政府以环卫一体化的思路破题,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推动生活垃圾区域统筹设施共享,实现更合理分工,促进高质量发展。
“目前,惠阳环境园垃圾处理能力有富余,日均超过2000吨,其中惠城区生活垃圾约340吨。”惠阳环境园运行部副经理徐元芳说,生活垃圾经过一系列工序处理后,最终会排放出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气体。焚烧后的炉渣也能得到有效利用,制成环保建材,如环保砖。垃圾焚烧时的烟气温度很高,通过热交换可以用来发电。
据初步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惠城区三栋镇、马安镇及水口街道将生活垃圾运输至惠阳环境园焚烧处理共节省焚烧经费202.88万元、运输服务费110.93万元。
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生活垃圾区域统筹设施共享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多赢的民生账。
今天,走进惠州城乡,处处干净整洁。惠州努力把打造“最干净整洁城市”的“愿景”变为“实景”,通过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刷新城市颜值。
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经过调研,除了对惠城区三栋镇、马安镇及水口街道等3个镇街的生活垃圾处理进行调整外,还对惠城区和博罗县的垃圾处理按照“等量置换,就近处理”原则进行优化。考虑到惠城中心区小金口街道、江北街道运输至博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更近,自去年9月1日起,小金口街道、江北街道的生活垃圾运输至博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与此同时,博罗石坝、公庄、观音阁、麻陂、泰美、杨村、杨侨等7个镇的生活垃圾,则运往惠州市生态环境园进行处理。
截至今年6月底,博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共处理惠城区生活垃圾约6.1万吨;惠州市生态环境园共处理博罗县生活垃圾约6.1万吨,焚烧处理量基本实现等量置换。
通过共享垃圾处理设施,惠城中心区小金口街道、江北街道的生活垃圾运输距离减少了近15公里;而博罗观音阁镇的生活垃圾减少运输距离近42公里。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卫生管理部部长曾文皓告诉记者,这种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财政支出的减少,还降低了运输距离过长可能带来的社会管理风险,比如垃圾泄漏、异味散发以及噪声扰民,提高了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摘自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网站